当脑中印象复原为现实中图像

科普时报   2023-04-03 11:38:54

连接大脑和机器的脑机接口技术,眼下正加速走向实用化。


(相关资料图)

继埃隆·马斯克旗下的“神经连接”公司之后,一家名为“同步”的生物技术公司在脑机接口领域也迅猛崛起。2022年,该公司研究人员成功地在一名肌萎缩侧索硬化(渐冻症)患者的大脑中植入了一种运动神经假体,并使其得以通过监视器进行通信。在新近的最后一轮融资中,它又获得了7500万美元的投资。

看起来这场脑机竞赛才刚刚开始,西方社会已经表达出这样的忧虑:两者开发的脑机接口技术,都在朝着远程干预我们的大脑以及我们的思维发展,最终实现提取敏感信息和实施监控的目标。

“神经资本时代”到来。当新技术可以便捷地侵入并控制人的大脑,将人的思想和意识连接起来,那么,控制我们行为、个性的大脑区域,岂不与计算机及数据储存器也连接起来了?

整整100年前,1923年,在英国作家埃德温·奥德尔创作的小说《发条人》中,一个由螺栓固定的机械装置(时钟发条)被植入到一个人的大脑里,全方位地操纵着这个人的行为,但同时也赋予了他进入其他维度空间旅行的能力。此中所采用的技术手段,未免简单粗暴,作者意在批判身体的机械化及世人对技术的盲从和滥用。

1960年,美国科学家曼弗雷德·克莱因斯和内森·克莱因首次提出了“生化人”(Cyborg)的概念,设想未来会出现一个能够自我调节的“人机系统”,其中人类部分由药物或者调控装置控制机体,使其在离开正常环境后仍然可以生活,譬如在漫长的星际旅行中对外太空的适应。后来,Cyborg(又译赛博格)这个词被专门用于指代机械化或电子化的人类,它实际上是英文中神经控制装置(cyberneticdevice)与有机体(organism)的混写。

自21世纪初以来进行的诸多实验中,一种叫作脑门(BrainGate)的设备被植入到几个不同类型的偏瘫患者身体中。此装置将大脑直接与一台电脑相连,把思维以脑波的形式传到电脑,电脑再将脑波转换为动作。这样,患者便能将脑波转换为个人想要进行的动作。

随着脑的各种机制正在被加速阐明,脑各个区域的功能和作用得到了明确,利用人工智能(AI)技术解码脑神经细胞间交换的神经信号渐次成为可能。脑解码(braindecoding)技术已经可以解读大脑中所想的图像、动作以及梦,人之脑海中的画面也已能够再现,即把脑中的印象复原为现实中的图像。换句话说,通过脑解码技术已能“读取”一部分人的心中所想,并将其再现于计算机屏幕上。

日本京都大学教授神谷之康在2008年曾做过这样一项实验:先让受试者观看400张点阵图像,并让AI学习当时的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影像数据。当受试者看到新的点阵图像后,将其大脑的fMRI影像输入AI,AI便能利用事先学习发现的规律再现点阵图像。尽管再现之成像细节部分的形状和颜色有所不同,但从整体上看,与原来的图像颇为相似。

随后,神谷又尝试在不给受试者看任何图像的情况下,再现其脑内想象的画面,也获得了初步成功。再进一步,利用同样的原理尝试对一部分梦境进行解读,将睡眠中的脑活动成像。神谷2013年在《自然》杂志上发表论文报告说:AI能够以较高的准确率预测特定物体是否会出现在受试者的梦中。

对大脑实施操控或自我优化,医学上的利好自不待言,但同时也会引发争议。早在2012年举办的一次信息安全大会上,脑电波中的安全隐患就被提了出来。英国、美国和瑞士的科学家联合发布的一项研究成果,展示了恶意软件如何能够通过目前已有的商用脑机接口设备获得用户的个人信息。他们设置的脑电波信号探测模型,在开始了一系列“黑客测试”后,几乎能将用户的密码、开户银行以及位置信息等一一泄露。

脑机融合,不只是带给我们美妙。那是一把双刃剑。

猜你喜欢
最新资讯